所在位置: 美居网 > 装修图库 > 创意家居

创意,来自一个个问句

发布时间:2014-06-15 20:13 来源:  编辑:美居网  浏览次数:    [ ]
【导读】: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本版撰稿 陈曦(复旦大学) 本版摄影 杨建正 

  6月5日,在同济大学一段长不到50米、宽不到20米、路面由暗灰色沥青铺就的走道旁,围聚了同济大学副校长、创意设计学院院长、上海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他们和现场的老师、家长一起,注视着“主角”――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们走过这段“毕业红毯”,像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的影迷,在毕业生们签名的时刻,贡献菲林、掌声与欢呼。走道尽头,通往学院展馆――这幢两层的楼房里,陈列的正是105名毕业生的毕业作品。

  当天,毕业展览正式开幕,开幕式上学生乐队把气氛烘托得火热,写有展览主题“同+DICE2014:If…,isn’tit?(如果……不是吗?)”的展板更是显得气势磅礴。 

  毕业论文是份“DIY作品” 

  105名毕业生,105份展览作品,还有一串由105个字母组成的字符,拼成了展会的海报,并作为Logo被印在每一位毕业生身着的T恤衫上。 

  这串字符包含了9个字母D、50个字母I、13个字母C与33个字母E。展览组织者之一吴婷怡老师介绍:“DICE分别取自学院四个专业英文名称的首字母,代表的恰好是数字媒体设计(Digital Media Design)的9位毕业生、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的50位毕业生、视觉传达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的13位毕业生和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的33个同学。” 

  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子,都有一份专属个人的设计作品――“这就算是我们交的‘毕业论文’啦。”工业设计系的郭刻羽俏皮一笑。这个女生的作品是一套淡绿色的坐垫,有圆滚滚的球状背椅垫,也有木马形状的躺椅垫。她为之取名《医生的秘密花园》,是“为忙碌且高压的外科医生打造的专属秘密花园”。“医院里会有医生的休息室,但配备的都是冷冰冰硬邦邦的长椅。我希望能给医生们一个释放焦虑与缓解疲劳的空间,绿色、柔软。”郭刻羽为此整整忙活了一个学期。在她最初的想象中,坐垫上要放一条粗线毛毯,但“市场上没有这么粗的毛毯卖”;她只好自制了“像水管一样粗”的木骨针,“手脚并用”地织就了一条宽达1米的毛毯。 

  学生作品将登陆世博轴 

  数字媒体设计的冯侃,同样是仅凭一己之力,就“捣鼓”出一个颇有高科技色彩的“人水交互媒体”。观展者用左手按下面前任一种颜色的金属按键,右手在一层8毫米的水面上稍作搅拌,头顶就会亮起相应颜色的彩灯,并伴以钢琴乐音。这个看似“简单”的灵感,源于冯侃在上海世博园的多次实地考察。原来,在导师的引荐下,冯侃曾受上海世博园之邀,为园中的世博轴阳光谷设计了一组能关联“大型建筑立面”与“游客行为”的娱乐装置。实地考察中,他留意到奥地利馆门前浅浅一层8mm的水面,便有了这套巧妙利用游客体感进行交互控制的设计。 

  “很快,在世博商业开幕活动现场,你可以看到更真实更宏大的呈现效果。”冯侃的口气里充满着期待与自信。 

  创意不应止于“有想法” 

  同样在现场被导师表扬“有想法”的蔡苑芝,凭借毕业作品“静电膜封口式口罩”,已经在申请国家专利的等待期。去年年底,上海雾霾空前严重,她敏锐地意识到“口罩大有市场”,并从现有的使用方式中发现了“用完口罩随手扔进书包而对口罩内部造成细菌污染”的问题,由此设计出一款贴有静电膜、可轻易封口的防雾霾口罩。 

  “新生代的设计师,应该用批判的方式对社会与自我进行对话。我们要求,每个毕业生的作品都要回答两个问题:作品针对了当下什么社会问题?作品解决了什么设计问题?”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一再强调,所有一切创意的都应来自一个问句,一个需要回答的问句。 

  吴婷怡老师说,你能看到,我们学生的作品会偏重人文、关怀。体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对“医患”之关怀――共有13份作品与之相关,涉及病人家属手术陪护区、儿科候诊空间、医生休息室等设计。


Tags: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家装宝典
装修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