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美居网 > 家装资讯 > 家装动态

兴化大营农村的“土”木匠

发布时间:2013-12-17 09:19 来源:  编辑:南京天略装饰工程有限  浏览次数:    [ ]
【导读】:兴化大营农村的“土”木匠 皇家网讯:在老家张官村那个巴掌大的地方,安家的不足3000人,却有个乡村木匠,论“名气”,方圆百里无人能比。他叫朱道根,他的木工活做得很慢,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受村民喜欢,
  

兴化大营农村的“土”木匠

皇家网讯:在老家张官村那个巴掌大的地方,安家的不足3000人,却有个乡村木匠,论“名气”,方圆百里无人能比。他叫朱道根,他的木工活做得很慢,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受村民喜欢,生意兴隆。

  我家离朱道根家较近,请他做“上门功夫”的日子就多一些。朱道根五短身材,国字脸,长得白白胖胖,穿着很讲究,,他吸烟也不讲档次,由于他的手艺好,受到乡邻的尊重。

  小时候,我把朱道根当做自己的“偶像”,想跟着他学手艺,当个“天晴没有晒,落雨没有淋”的木匠,每天放学后,便围着他转。朱道根做木匠十分讲究,他那副担子里面放着不少工具,刀、凿、锯、锉,件件闪闪发光,谁也不能动一下,神秘得很。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大剁凳,有1丈多长,是用一抱围的大树锯成两半做成的,装上四只凳脚,面上摆放着刨子、斧头、老虎钳、墨斗、铅笔等物件,井井有条。朱道根农忙时修农具,农闲时做家具。

  最难的是下木料,那时没现成的刨花板、三合板、方木料。主人找来的全是从砍下来的杉木、松树、枣树,长短大小不一,堆在那像堆柴。朱道根的眼睛不可谓不“毒”,他是木材的“伯乐”,只用眼睛扫视一下,定气默神后,便“物尽其用”,那棵树笔直,可用来做床柱子;那根树的木质硬,可用来做凳脚;那根树有结疤和弯,只能做农具,一目了然。

  只见他手执斧头,大刀阔斧,去掉树的粗皮和结疤。碰上硬的结疤,他用斧头“嗬哎”劈下去,那响声震天动地,就是寒冬腊月天,他额头上也会冒出汗来。他将木料劈成粗坯,再拿来墨斗,拉紧墨绳,手一松,“啪”的一声,一道笔直的墨线便印在木料上。随后,他眯着一只眼,顺着墨线几斧头剁下去,劈出来的木料线条笔直。接着,他将木料一头牵制在剁凳上,猫着腰,拉开架势,用刨子对着木料用力往下推,“嚓嚓嚓嚓”一下下颇有节奏,那翻卷的木片卷成一卷又一卷,像各种式样的花,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清香。少顷,那圆圆的粗木则变成了光滑细腻的方木料,放在那,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堆成了一座小山。朱道根不慌不忙,抽上一支烟,再在木料上画上线,凿上眼,与另外的木料榫接,做成一个个大的木架,再配上大小不一的抽屉、前后装饰板,装上锁、合页与拉手,那写字台、大衣柜、床便做成了,且木料、木板不差一块。主人夸他是“孔明的算计”,朱道根喜滋滋的,再拿来砂布,将家具擦得锃光泛亮。

朱道根打磨出来的家具,没人不叫好的,别人做一个写字台用两个工日,他却要用四个工日。方圆百里的人,都夸他的手艺好;方圆百里的木匠,都骂他的手艺毒。他们不是比不过他的手艺,而是花不起他那样的功夫。

  “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朱木匠已经年逾古稀,木工活做不动了。现在时兴的是市场经济,农具、家具都是上街买,建房用的是水泥钢筋,连门窗也是不锈钢的,以至于木匠师傅们渐渐失去了“市场”。在农村,不单木匠,就是漆匠、铁匠、铜匠、皮匠、篾匠、瓦匠、石匠、窑匠、弹匠、剃头匠、阉鸡匠、补锅匠也越来越少,有的年纪大了,有的外出打工改了行。

  乡村匠人传承下来的不单单是传统工艺,还有中国5000多年来的勤劳智慧和灿烂文化,真切呼唤他们的归来!



本文链接:http://www.51meiju.net/html/news/5588.html

本文标题:兴化大营农村的“土”木匠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家装宝典
装修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