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家具产业印象 南京装修公司哪家最好?
总的说来,中国家具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约化,从国内走向国际,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步成为一个门类齐全,产品丰富,注重市场开发和设计的新型产业集群,既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家具产业需要的各个阶层的人才队伍。我相信,当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伴随国家新的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只要家具业的同仁能够着眼未来,在纷繁的市场机会中找准各自的出发点,精细安排,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中国的家具业就一定可以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国内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中国的家具产业也是在这一轮世界经济浪潮到来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不断升级,一步一步慢慢发展起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家具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3亿人民币急剧增长为2008年的6000亿人民币以上,对外出口从几乎为零急剧增长为2008年的26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家具生产大国和第一家具出口大国。(见下表)
第一部分:中国家具业的发展记忆:
30年发展历程,单从外资利用的方面看,中国家具产业大约经历了四个比较明显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0年,国内针对各种思潮的拨乱反正。这一阶段内,中国的家具产业刚刚起步,香港资本作为临近深圳的第一路投资商,得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率先在国内的广东开始家具产业的开发。1980年中国第一家外资企业深圳华盛家具装饰有限公司落户深圳华侨城,随后香港的100多家家具企业陆续内迁,或重新建厂。近30年来香港家具生产由原来的2000多万元的产值,已发展到今天的超100亿元。港资企业的产品一部分出口,一部分则拓展国内市场。目前第一批港资的家具知名品牌和企业如“皇朝”、“红苹果”等可以说在国内是家喻户晓,其本身的规模和效益也是十分显著。从2002年开始,黄河家具工业集团在上海奉贤投资2亿美元,在华东建设生产和营销基地。“美时”和“励志”集团内迁后则成了国内高档办公家具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港资企业的开发和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家具产业化生产的示范效应,提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同时借助香港企业的稳步发展和良好效益,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
第二阶段,时间从1990年到1997年,其间一个明显的时代印记是大批台资企业和新加坡企业进入大陆家具产业。1992年,第一家台资家具企业台升家具厂在东莞大岭山开工建设台升工业园,16年来,台升在大陆的业绩不断刷新,目前在大岭山和上海嘉善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共占地3400多亩,拥有员工上万人,年生产能力超过20亿美元。特别是嘉善的生产基地,共投资4亿多美元,还引进了包装材料、玻璃、无纺布、涂料,五金等12家台资配套企业及1家荷兰配套厂。“台升”还在2001年出资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第4大营销公司“环美集团”,从而使“台升”从OEM的生产方式提升为OBM的生产方式。仅2004年“环美”在美销售总额就达17亿美元。
自台升以后,台湾家具企业开始向大陆内迁,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地区。截止到2008年,台湾在大陆的家具企业约500家,建设了38条出口生产线,每条线的出口值为1500万美元。特别是东莞大岭山镇,集中了200多家台资企业,产品90%出口,仅2004年一年的出口总额达16.5亿美元,因而分别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家具出口重镇”和“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荣誉称号。
#p#分页标题#e#与此同时,借助中新苏州工业园的良好合作模式,大批新加坡家具企业开始在华东投资设厂。1993年,以新加坡知名企业“优罗莎”“华达利”“优比”为首的20多家企业先后落户上海昆山,建设了中国首家以家具工业园命名的家具企业集聚地。工业园内产品配套齐全,有办公家具、欧式古典家具,实木餐台椅、沙发、宾馆家具等。
华南和华东家具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内家具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也给欧美企业进入中国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第三阶段,时间从1997年到2006年,在这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的资本纷纷进入中国内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美商投资的蜂拥和意大利家具产业的投资。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消耗国,而意大利被誉为世界家具设计之都。这两个区域对大陆的投资,不仅仅是显示中国的改革开发所具有的生机和活力获得了世界级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说明,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国内的家具生产已经获得了世界级的认可。其间引人注目的事件主要有已有30余年的历史美资企业健威企业集团在广东江门建设了占地16万平米,首期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生产基地。美国川崎集团投资9000万美元与中国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八一出口家具工业园”,投资2000万美元在美国巴尔的摩市建设批发直销中心。
1999年意大利家具企业阿夸蒂集团进入上海在上海嘉定建设了生产基地。1998年意大利迪埃莱家具集团在上海创办了“帝大”家具有限公司,采取意大利制造,上海组装和销售的经营模式。2002年意大利还在深圳投资建设了大型某沙发企业,占地20万平米,年出口真皮沙发12亿元。2003年意大利顶级家具品牌“恒福利”家具集团在北京大兴建厂开店,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经销意大利家具。2003年全球第一沙发商意大利“拉图兹”集团在上海建设了4家专卖店,并在上海、杭州建设生产基地。2004年意大利还通过台藉意大利设计师洪达仁先生在华建立了“IS Target意大利中国制造联合体”将“意大利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模式引进中国家具企业,浙江“圣奥”已获意方Elitable授权生产欧洲流行的Dolman系列办公家具。
第四阶段,从2007年到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中国家具业面临多重压力,主要原因有:东南亚家具产业的兴起,人民币升值压力,国际上对林产品资源利用的控制,国内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等等,中国的家具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欧美市场对家具产业的采购急剧下降,导致一大批家具厂面临倒闭,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家具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经过30年的发展,从家具产量的稳步提升到生产规模的集体涌现,从采购中心到信息中心的逐步形成,中国家具产业基本形成了五大相对集中的产业带,分别是:
(一)珠江三角洲:深圳、东莞、顺德、中山、广州、惠州
(二)长江三角洲:上海、玉环、温州、苏州、常州、无锡
(三)环渤海湾: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北、黑龙江
(四)川陕地区:以成都、西安为中心
#p#分页标题#e#(五)福建地区:厦门、漳州、泉州
这五大产业带,分别在局部区域形成了一些特色区域:
(一)广东大岭山——“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
(二)广东龙江——“中国家具制造重镇”、“中国家具材料之都”
(三)广东乐从——“中国家具商贸之都”
(四)广东中山大涌——“中国红木家具生产基地”
(五)浙江安吉——“中国椅业之乡”
(六)山东宁津——“中国桌椅之乡”
到目前为止,中国家具企业约有5万家,家具从业人员约500万人,产值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6000亿人民币,出口额约260亿美元,有潜力的发展企业大概有以下几类:
(1)大型外资家具企业;
(2)大型民营家具企业;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家居
本文链接:http://www.51meiju.net/html/news/3261.html
本文标题:[原创]中国家具产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