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浓缩,2007年,南京,家装,事件,年度,回顾
回首刚刚落幕的2007,扬子家居和读者朋友们携手经历了南京家居诸多风雨――建材涨价、“精装房”大面积圈地、体验馆铺天盖地、整体家装声势渐热,集成、环保、智能家居摆脱非主流身份、出口退税政策正面影响家具行业……本刊今日推出“蓄谋已久”的年终总结,力图抓住2007年影响南京家居消费的十大关键词,呈现一个浓缩版2007年石城家居市场于读者眼前。
装修真的涨价了
年度回顾:2007年全年,家装涨价的声浪不绝于耳。如果说上半年南京家装市场的价格上扬,是伴随着实木、铜材、钢材等资源价格上涨而展开,那么临近年末的涨势,则是波及整个家装行业的大规模涨价。
实木地板、装潢五金件、装饰公司人工费、管理费,以及家装建材的木地板、瓷砖卫浴、橱柜等价格应声上涨5-20%。去年只要280元的实木地板,今年一下跃上了300元的高点。在年底的一次采访中记者发现,同型号某品牌瓷砖价格,6月和年底的差价也达到了每平米5元。在整个商业流通领域一片“涨”声影响下,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装修成本显然高了许多。
记者点评:涨价压力下,逼迫收房业主选择尽早装修。与此同时,一大批打着提前预订可省钱的“折扣”幌子也铺天盖地刺激人们的神经。对于身处信息弱势的装修业主来说,辨别“伪折扣”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方打听、全面了解,不轻易盲从不失为维护好钱袋的好办法。
双法实行凸显社会责任
年度回顾:2008年1月1日,《南京市装饰装修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劳动合同法》这两部法律正式实行。对于家居行业来说,这两部法规的实施影响深远。前者标志着施行7年之久的《南京市装饰装修管理规定》由“地方性规章”升格为“地方性法规”,在这个条例中,一系列装修业界有始以来的“老大难”问题都有了规范的破解――持证上岗、材料环保、施工安全、家装保修、纠纷处理等就成了家装公司和材料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新劳动法》的实施对于家居行业来说则很有可能是一场洗牌的开始。劳动力成本要增加30%,家装公司成本提高了,利润相对而言就减少了,各家装修公司如何化解危机?此外,家装企业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工人的流动性都非常大,怎样完善人员机制,使每颗螺丝钉发挥最大效能?摆在众多家装公司老总面前的,是或大或小的诸多难题。
记者点评: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条例中关于家装从业者需持证上岗的规定:“装饰公司应当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这意味着存在多年的游击队正式划为“不合法”,市民在选择家装公司之前一定要多个心眼,查看“两证”很有必要。
“含毒家装”成过街之鼠
年度回顾:“血液病患者四成两年内装修过”这一话题迅速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应。家居装修过程不规范会在很大程度造成装修完成后,居室内环保不达标。因此,远离不规范的家装游击队及环保家装以及环保材料成为今年各大装饰公司、材料商关注的焦点。
去年1到9月份,国家、省、市三级质监部门对南京实木家具、人造板、内外墙涂料、油漆、建筑外窗水泥等15类建筑与装饰
本文链接:http://www.51meiju.net/html/news/3160.html
本文标题:精华浓缩 2007年南京家装事件年度回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