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兰州消协公布,2010年,家具类产品投诉33件,属于质量问题性质的投诉占54.9%,在这样的高比例下,实木家具的投诉又是重中之重。2010年年末,全国多个地方的消保委针对实木家具市场进行了抽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南京家装网
实木家具以假乱真质量不得保证
而在实体店购买家具产品,同样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她最终决定直接要了店面的样板产品,一解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具零售商应该对家具产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但事实却是,国家对于家具产品没有明确的“三包”规定,但家具“三包”有行业规则,各地的家具“三包”也各有不同。
而针对购买家具时遇到的问题调查,多项选择的结果出乎意料,所有调查者都曾有过“货不对板”的遭遇,再顶着山寨版的家具“三包”制度,消费者真的有苦难言了。正在装修的欧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网上淘家具产品最担心的就是质量问题,货不对板尤其严重,这种以次充好的现象令其烦不胜烦。
“甲醛门”何时休?消费者不得安心
家具以次充好,“三包”待完善拒绝货不对板
在购买实木家具以前,消费者应该对实木家具的概念有全面的准确的认知。目前,实木家具只有三种,全实木、实木以及实木贴面。根据《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新国标的规定,全实木家具指所有木质零部件均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实木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表面没有覆面处理的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覆贴实木单板或薄木的家具。
既然国家标准对实木家具有了详细的规定,那为何还会出现实木家具破损后现出“人造板”原形的恶劣现象呢?有业内人士介绍,主要是因为木家具市场形成了一种潜规则。标识不清,材质由促销员说了算;商家甚至不肯在单据上写明材质;不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也不提供发票;承诺无法兑现时退货难等。可见,这样的潜规则让无良商家有了掺杂使假的空子可钻。
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提升的今天,家居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却有增无减,不禁引人深思。家具作为最大宗的家居产品,却一直市场乱象丛生,维持在装修旺季里我们更有必要向广大消费者总结家具投诉的主要问题和维权贴士供大家参考。
流行现象:家具三包,你是山寨的
浙江省消保委对杭州市实木家具市场的调查中,被抽检的13件“实木家具”,合格者为零。
浙江省消保委消费调查与监督部主任李嘉透露,从抽检的品牌来看,不乏一些大品牌,也就是说,在全国的其他城市,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津的装修渐渐进入了旺季,但各种消费问题却在维权日来临之际日渐增多,消协连日来接受的消费投诉比以往明显增加。
流行现象:卖出去的是实木,买回来的是木皮
这样的数据令钟情于实木家具的广东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不敢想象,目前的实木家具市场究竟充斥了多少假冒产品。
3.15前夕,某网络媒体对当前的家居消费作了大型的网络调查,面对“家具不属于‘三包’你知道吗?”问题,一半以上的网友均表示参与调查后才知道。
本文链接:http://www.51meiju.net/html/news/2848.html
本文标题:南京惊现天坑巨云圈 家具行业消费层出怪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