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17日《工人日报》报道,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味着城市大门逐步向农村人口敞开。但近期,四川省统计局关于《2014年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现状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真正愿意落户城市的却只有10.7%。《南方都市报》刊登分析文章,一是农民担心失去土地以及福利待遇,二是对成为“居民”之后工作、生活表示担忧。
这种忧虑不无道理,相比本地居民,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在婚恋时可能面临更多困难。精神、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已成为困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游走的新生代民工们的重要心理问题。
a
进城务工男青年是“d男”吗?
2011年,一份《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找对象难的原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男工收入低,婚恋交往没底气”、“工作时间长,缺少社交机会”、“个性原因,不善于与异性交往”、“忙于打工挣钱顾不上谈对象”、“文化程度低”,而其他原因如“缺乏婚恋交往场所”、“务工环境中男女比例失调”、“没有城镇户口”等,不是他们认为的最主要的原因。
从村镇进城市打工的人员,工作集中在建筑行业、搬运行业、洗车行业或家政行业等以体力劳动为主,且工资待遇较低的职业。而在目前中国婚姻市场上,已经完全是“条件说话”,从“晚报红娘”每天登陆的“男猪脚”们见报后反馈情况看,凡是工作较为体面的城市男孩儿第二天电话基本被打爆,qq也应接不暇;而农村务工男孩儿则普遍反映鲜有人问津。
“厂里都是男的,平时也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异性,城里的小姑娘哪会找我们这样的,问题是农村女孩儿进了城也想找城市里的,都是人家挑我们,我们没得挑。”从山东来徐打工的青年小孟说,周围一水的“和尚”,住集体宿舍,他有时几天都没机会跟异性说上一句话。
婚姻市场上“旱涝不均”,两极分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一部分依靠职业、形象等优势成为父母眼中的“香饽饽”一骑绝尘,而在队伍末端,另一些男青年则还在为了基本的温饱苦苦挣扎。婚姻市场早已流行“a女d男”说,如今看来“d男”也锁定了范围――农村留守男青年or进城务工还没混出名堂的男青年。没人敢娶多金的a女,没人愿嫁少钱的d男。a女和d男成了婚姻市场上永远没有交集的两类“老大难”。如果把前者视为“主动单身”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完完全全的“被动单身”了。
b
“我们没得挑”
自卑情绪困扰农村男青年
“为了遇见你,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真心寻觅一位过日子的女孩儿……”各大信息网站的婚恋板块已经被“城乡接合部”蓝翔技校青年包揽。
打开百姓网等网站,婚恋板块一排排“杀马特”“洗剪吹”风格的自拍照片,背景不是网吧就是卫生间,点开之后都是一个个农村青年的真情告白。记者采访了解到,务工男青年的婚配问题主要由父母、亲戚介绍完成,也有因打工介绍而认识,但是如果这两条路无法实现,网络交友是他们钟爱的方式,也可以打发业余时间。
农村男青年的征婚基本无征婚要求,记者在日常整理婚恋信息时发现,一般城市征婚者30字的婚恋信息也要字斟句酌,遣词造句,特别在意自己的见报形象,而一般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婚姻目标一般比较模糊,一般只少不了“孝顺”“能过日子”等词语,或者直接说“记者同志,你有文化,你看着写吧,我没什么要求”“我们农村人还有什么要求,随便吧,能过日子就行”……明显感觉到自信心不足。
另外,他们业余生活也略显单调,网络和电视填补了他们的业余时间,更多的人是答不出自己有什么爱好。
c
降低要求树立自信
心理医生建议
降低要求树立自信
明心心理咨询室主任周明刚认为,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婚恋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城贵乡贱的传统观念和城乡壁垒历来存在,以及这些人员在生活习惯、文化氛围上的差别让这些进城务工的青年即便融入城市生活,也很难与城市女性婚恋。
他认为,用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讲,婚姻是一种交换,不论是城里,乡下,都适用。俗话说:“鱼找鱼,虾找虾”,条件不光是物质条件,成长背景,学历,专业,文化,双方条件相差很大,双方不易融合。
9
1
[责任编辑:yfs001]
Tags: 巴厘岛的恋人 金瞳魔帝传 匈奴王的侍妾 新欢霸爱 黛安的自画像 棺木鬼 寻芳录签到 坐着火车去拉萨简谱 贾云哲图片 shizuku sangou 0xc000006 安阳荣森奥斯卡 8ddns 水师郑国 ke35k 老狗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