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启动八大举措应对污染红色预警
2013/12/5 17:00:15
于飞
原标题:南京启动八大举措应对污染红色预警
南京启动八大举措应对污染红色预警
重大工程工地之外易产生扬尘工地停止施工
□金陵晚报记者于飞
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启动后,根据预案,八大措施立即启动。
八大措施
1、提醒市民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关闭门窗,倡导尽量不驾驶车辆出行,易感人群加大防护措施。
2、市环境监测中心每4小时向市指挥中心通报1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
3、市气象局每隔4小时向市指挥中心通报是否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在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下及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并在作业后4小时内通报作业情况和对未来3天的天气预测。
4、各级城管部门对实施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在现有频次上增加3―4次机扫和洒水,在夜间实施道路冲洗作业;并会同交管部门加强对抛撒滴漏车辆的查处。
5、各类工地应进一步强化控尘措施;处于基础阶段、土方作业、园林绿化阶段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地应停止施工和渣土转运(应急抢险及其他必须实施的重大工程工地除外)。各施工单位用不再产生二次扬尘的方法(洒水、覆盖、湿法清扫、吸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各级住建、交通、国土、城管、水利、园林部门负责对各自监管的工地监督检查。
6、响应区域内产生扬尘、粉尘、烟尘的重点企业应对各类煤、焦、渣、沙石等堆场进行覆盖或者不间断喷淋,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对生产经营现场和周边道路每日进行2次以上冲洗,并停止各类煤炭沙石的装卸和筛选作业。各级环保部门负责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
7、各重点企业应积极响应,立即启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急预案”,按预警等级实施限排、限产、停产、暂停部分污染大的工序等措施,各级环保部门、经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8、公安交管部门加强路检,并加大对黄标车和无标车闯禁区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在加大闯禁区处罚力度的同时,环保部门会同交管部门设立遥测点,对过往车辆进行现场监测,对有绿标,但现场检测超标的车辆实施限期治理。
为何叫停易扬尘工地
PM10超标源自工地扬尘
12月2日,因为空气一直处于重度污染之中,南京发布了污染橙色预警,不仅要求加大道路洒水和冲洗力度,还要求严控工地扬尘,除经市政府批准施工的工地一律停工。
预警升级后,对扬尘的控制力度也进一步加强。
昨天上午,环保部门也对工地进行了督查,据介绍,南京市环境监察支队昨天督查了16家工地,其中8家处于土方作业阶段,已经按要求停工。“全市所有工地都接到了紧急通知,要求该停工的停工,基础、土方完成的,必须做好控尘措施。”从检查的情况看,还在开工的8家工地土方覆盖、车辆冲洗等控尘工作都已到位,没有一家因控尘不力被查处。
但是即便如此,南京的扬尘控制并不得力。昨天,江苏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也“炮轰”南京工地,她表示,南京昨天不仅PM2.5超标,就连PM10也严重超标,在没有沙尘暴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PM10是局地造成的,也就是工地扬尘。
“南京市区已经算好了,一旦出城走在机场高速上,可以发现工地全部裸露施工,扬尘漫天。”于飞
昨晚记者实地探访
河西4工地 两家停工两家施工
昨天,针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南京市环保局也要求各部门按照《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和各自预案,立即将橙色响应升级为红色响应措施。
其中,对于易产生污染的大型施工工地,市环保局要求各类工地要进一步强化控尘措施,其中处于基础阶段和土方作业、园林绿化阶段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地应该停止施工和渣土转运。
各施工单位用不再产生二次扬尘的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
同时各级住建、交通、国土、城管、水利、园林部门负责对各自监管工地的监督检查。
另外,也要求各级城管部门对施工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在现有频次上增加3-4次机扫和洒水,在夜间实施道路冲洗作业,并要求同交管部门加强对抛洒滴漏车辆的查处。措施执行得如何?记者来到施工工地较多的南京河西地区进行探访。
沿途,记者发现搅拌车和渣土车已经明显减少,从记者身边经过的两辆搅拌车车身并没有在转动,而排成一列的几辆渣土车顶棚上面都盖着绿色的防尘罩,记者仔细观察,并没有看到渣土抛洒尘土的现象。
昨天晚上8点钟,记者来到建邺区楠溪江东街以南的(徐矿)明星国际商务中心二期工地,从外面看,20多层的大楼已经完工。
工地上是一片漆黑,未看见有施工迹象。在大楼门前,土方已经回填。在云龙山路,记者在生活区遇到该工地的工人,他说,工地前天停工,昨天白天施工,不过晚上已停工。
晚上8点15分,记者来到仁恒G55地块基层社区中心项目,工地大门紧闭,从一扇小门里看到,整个工地也是漆黑一片。
在路南侧的办公区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地下午5点钟就停工了,夜间也没有施工。
晚上8点30分,记者赶到南京金润国际广场,工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地晚上不施工。但记者进入到工地内部发现,却有一辆挖掘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由于周围没有可以行走的通道,记者无法深入施工处进行问询,但是偌大的工地记者并没有看到其他施工人员,挖掘尘土也没有引发扬尘。
晚上8点40分,记者来到楠溪江东街以南,恒山路以西的河西中部地区36-3号地块,工地还处于桩基作业阶段。
在工地东侧围挡上,贴着一张《南京市夜间施工核准书》复印件,记者看到,复印件由建邺区环保局发出,批准施工方从11月27日22点至12月1日6点,进行桩基施工作业。
记者从大门进入工地,两位工人正在用水冲洗门前铁板的灰尘,不远处桩基正在运转,沿着大门往里走,道路很泥泞,还有不少小水坑,记者就不小心踩到了水坑里,鞋子顿时被泥水包裹了。
在工程项目部,长江基础工程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晚上10点钟,工地的施工就会停下来。
该工作人员说,桩基施工阶段,尘土不多,不过为了防尘,每个小时仍会洒一次水,不然路也不会这么泥泞。
而从河西西部地区返回市中心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一路上路面都是湿的,显然是刚刚经过了洒水车的洒水作业。
徐谟王元元
11个巡查组巡查71个工地
南京叫停易扬尘工地 要求九工地整改
记者从南京市住建委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获悉,昨天,他们共派出了11个巡查组,对南京市71个工地进行了巡查,共发出了9份整改通知单。红色预警发出后,南京市住建委紧急向市内各工地下发通知,要求容易扬尘的施工地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施工工地需要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在昨天的一处工地扬尘检查现场,检查人员指出,橙色预警期间,处于基础阶段、土方作业、园林绿化阶段的施工工地应停止施工和渣土转运。
在位于栖霞街道大浦塘以东的朗诗?保利医院施工工地,虽已过了土方开挖和外运的施工阶段,但工地门前的道路有浮土,机动车经过产生扬尘。
“有些工地对扬尘的管控意识有所欠缺,部分工地内的渣土没有覆盖,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没有进行降尘处理,一家装饰装修单位在进行打磨作业的时候,没有带水打磨致使扬尘漫天飞舞。”南京市住建委质安处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昨天责令这9家虽没渣土外运但有积尘现象的工地进行整改,涵盖道路积尘、土方覆盖不到位、装饰打磨未带水等多个方面。
针对空气质量红色预警,南京市住建委表示,他们将加派人手对市内工地进行密集巡查,要求各类工地应进一步强化控尘措施;处于基础阶段、土方作业、园林绿化阶段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地应停止施工和渣土转运(应急抢险及其他必须实施的重大工程工地除外)。
各施工单位用不再产生二次扬尘的方法(洒水、覆盖、湿法清扫、吸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而各级住建、交通、国土、城管、水利、园林部门负责对各自监管的工地监督检查。
而目前处于收尾阶段的城西干道和江东路等重大工程,住建部门也将对其工程实施进行巡查,根据降尘状况判断其是否需要停工。孙丹印
#p#分页标题#e#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