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是饮用水的质量。
但是昨天,在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和果壳网承办的“科学+”年终特别讲座上,“被加工的空气:雾霾防护指南”主讲人、理论物理学硕士张旭告诉大家――
根据医学界首要科学刊物《柳叶刀》2013年的论文披露,近些年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了水污染的危害。
喝一个固定牌子的桶装水、在家装一套净化水设备,我们基本能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空气,没有办法抑制呼吸。
所以在雾霾时不时袭击的时候,老百姓很有必要首先把自己弄成半个环境专家。
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目前的状态是怎么样?我们从中可以做些什么?
1952年伦敦雾霾
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雾霾的影响
雾霾灾难最严重的是1952年的12月的伦敦。当时有四天时间,伦敦上空被雾霾笼罩,经过现代理论推算当时PM2.5浓度数值(微克/立方米)大约在2500到3000左右。
“主要的原因是伦敦发生了冬季逆温现象,就是空气整体不流动,空气像盖被子一样,冷空气在下面,被上层的暖空气压住。散发的污染物散发不出来,就一直徘徊在伦敦上空。那四天里面直接死亡了4000人,后来那两个月里面又因此死亡了8000人。”
这么耸人听闻的一个环境污染致死事件,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雾霾有这么大的影响。
PM2.5浓度每上升10微克
人类的相对死亡风险就上升4%
张旭介绍一项导致美国PM2.5立法的科学研究:在1982年,美国加州科学家C.A. Pope招募120万参与者进行PM2.5相关的研究。这项目研究从1982年持续到1998年,长达16年,成果在2002年发表在医学界影响因子极高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他们得出了这样一组比对数据――
PM2.5浓度每上升10微克,人类的相对死亡风险就上升4%,肺癌引起的死亡风险就上升了8%,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风险上升了6%。
“给大家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据C.A. Pope的研究成果――一个健康成年人常年抽烟最后死于心血管疾病,和一个人不抽烟,但常年在约PM2.5=520微克/立方米的环境里生存的人,他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相对死亡风险是一样的。”
[1] [2] [下一页]
Tags: qingsetiankong 夏梦妍的淘宝店 省道260109公里 巫道传说 吕文斯基 本宫已改嫁 天才小捣蛋中文版 卡拉61霍穆尔卡 炫舞之人生如梦 暗夜蔷薇魅书包网 mmboxmyunicomcn 达式常近况 www.yonghui.cn 株组词 橘梨纱隐退作ed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