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汉2013毕业,毕业后就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大连赛区组委会工作,随后又致力于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道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刚参加工作的他,在这两场紧锣密鼓的全国性大型活动中,干一行、爱一行,展现了当代青年爱岗敬业、钻研工作、甘于奉献的形象。
一、大局意识,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
无论是十二运还是经济普查的工作,都是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全国性系统工程。朱昊汉始终把自身融入整体的工作之中,树立强烈的大局观念,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在这两项大型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全身心奉献着:他在这两项工作筹备的重要时期,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他的奶奶和姥姥分别住院,他却忙碌地一次没有去探望过;他曾经忙碌到下午四点,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午饭;他曾经得了普通的感冒没时间去医院治疗,拖了一个半月才好。而他自己却对此开玩笑说:“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
二、服从分配,是确保团队运行成功的纪律保障
在十二运正式比赛开始前夕,繁重的票务工作和观众组织工作突然扑面而来,票务中心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朱昊汉临危受命,被上级安排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票务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在此种情况下,朱昊汉没有抱怨,没有推辞。他白天顶着酷暑,和大家一起组织20800余人次的观众秩序;晚上又回到办公室清点门票,再喝杯浓茶完成自己的其他工作。而在此时,他恐怕又一次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
三、主动作为,是取得工作胜利的有力法宝
朱昊汉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仅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更要把各项工作做好。这就使他养成了主动作为的习惯。在经济普查中,各类企业的划分是经济普查分类的重要依据,在普查员的培训大会上各级培训机构已经反复强调。但是划分标准枯燥而繁琐,为了方便普查员记忆和使用,他主动绘制了形象的、精美的彩色示意图通过QQ发给了普查员,虽然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却解决了大家的纷扰;再比如在一次十二运的比赛中,某赞助商的条幅出现了小小的常识性错误,而这场比赛却恰恰是电视直播。本不负责该工作的朱昊汉主动将此情况反映给了相关负责人,进而维护了大连市在电视上的形象。
四、贴近百姓,是夺取各项工作胜利的群众基础
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始终是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法宝。在经济普查中,很多经济普查员都是来自各个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不乏年龄较大者。而此次经济普查采用的是最新的PDA作为移动数据录入采集终端进行操作,为了确保每个普查员都能熟练操作机器,特别是为了避免年长者不会使用机器,他冒着严寒步行到各个社区,向各个普查员逐个询问是否有问题并一一解决。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则是朱昊汉贴近百姓的另一个方法。他经常利用微博等手段,宣传经济普查的好处,普及经济普查的常识。在2014年除夕当天,所发布的一条经济普查员在大年三十坚守岗位录入数据的照片,被国家统计局的官方微博转发,激励更多的人参加到普查中来,形成了更和谐的普查氛围 ,传递了浓浓的正能量。
五、不畏困难,是完成工作的必要保障
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要靠顽强的意志来克服,有的需要加倍的努力来克服,还有的需要自己的勇气来克服。在经济普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拒绝上报普查数据的企业,根据国务院相关条例,要进行相应处理,需要普查员对其下达处理通知书。但是很多普查员明确提出不敢去送通知书,这时朱昊汉硬着头皮对大家说了一句:“要不我去吧。”然而他深知,这些拒绝上报数据的企业业主,都有着强烈的性格,而且从事着不同的行业:有街头巷尾的摊贩,有可以舌战群儒的售货员,有身经百战的律师,甚至有拿着扳手的修车店老板和握着电钻的装修工人。为了完成工作,他提心吊胆地鼓起勇气,严格按照国家的操作规程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震之以法,对拒报的企业进行了入户处理,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这就是朱昊汉,一个在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的青年。而他自己却不认同,他说,这只不过是我们北京街道办事处,是全西岗区、全大连市新时期的广大青年的一个缩影而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