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去除PM2.5”引质疑
空调多打“健康”牌
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开始大行其道。近日,各大家电品牌竞相推出具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产品,该类产品无论在功能还是价格方面都称得上是“傲视群雄”,价格相较普通空调普遍高出30%以上。
家住李村的汪小姐正在为刚装修好的婚房挑选家电,在各大卖场她发现,几乎所有的空调都以“空气净化”功能作为卖点,而且很多专用名词也让她感到陌生。“双向换风装置”技术、7重空气净化系统,“HIFD高效净化技术”、空气净滤舱……厂家的各种概念可谓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宣称能消除PM2.5的空调。
据了解,目前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功能已经在空调行业内蔚然成风,格力、长虹、松下等品牌都应时地推出了相关产品。
格力空调“U尊”系列也自称具有去除PM2.5的功能,其室内机内包含除湿器、净化器、加湿器等小配件,通过蓝牙技术连接空调,独立开启净化功能,可以“完全取代空气净化器”;松下的Nanoe-G清新技术空调新品,则以“电晕”方式产生纳米离子,实现吸尘、抑菌、除菌的作用,PM2.5三小时去除率可达99%。
在卖场里,某品牌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汪小姐,自家的产品利用了先进的独家技术,对去除PM2.5绝对有效,而且这也是未来产品的主流。尽管如此,汪小姐仍然心存疑虑,“如何证明有效果呢?厂家会提供检测服务吗?”这个问题显然难住了销售人员,她强调,“效果是肯定有,但检测设备太贵,现在还很难实现”。
目前,市面上一台普通的2P空调售价为三千元左右,而具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价格至少要达到5000元上下,价格最高的挂机甚至达到7000元,这个价格相较普通空调高出30%以上。卖场的销售人员并不讳言这种空调的“曲高和寡”,“因为价格太高,买的人不多,卖场正考虑主推其他型号”。
去除能力受质疑
在肯定空调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专业人士对去除PM2.5的功效纷纷持保留意见。岛城某环保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空调可以去除甲醛确实不假,但如果说能去除PM2.5确实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
国家室内环境和室内环保产品质监中心主任宋广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说,空调如果合理利用高效过滤、静电吸附等技术手段,会具有一定的去除PM2.5的效果,但这些技术实际运用如何,目前还不好说。
据了解,空调去除甲醛和PM2.5所需要的设备和装置有很大差别,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介绍说:“吸收甲醛是化学分解的过程,而PM2.5的颗粒是通过物理处理进行吸附的。”一般说来,空调除甲醛是通过安装专门的模块,利用模块将室内的甲醛成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PM2.5是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含量,去除PM2.5主要依靠静电吸附等技术实现空气净化,这要求过滤器的体积较大,其材质特点是气孔小、密度大,这种过滤设备本身体积较大,并非普通的挂机可以安装,“即使改造之后应用,不仅去除PM2.5的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还会影响空调本身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宋广生表示,消费者即便购买了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也须经常更换过滤网、吸附装置,否则空调反会成为污染源。他透露,能否去除PM2.5颗粒要看空调内部的结构,关键要看有没有高效过滤网。
目前市场上一些空调安装的“中效过滤网”只能去除PM10,而PM2.5的直径极小,需选用聚丙烯、聚乙烯材质的HEPA滤网,才可以过滤0.1微米直径的细小颗粒,对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即PM2.5)的固体颗粒才有去除效果。因此,专家建议,不管什么样的净化产品,消费者都要看好滤网类型再进行选择。
标准缺失是硬伤
家电专家陆刃波曾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表示,净化型空调在技术上尚不成熟,空调净化空气去除PM2.5的效果有限,他说,“空调的主要功能还是制冷或制热,其他功能都是辅助效果,除尘还是专业的净化器更好一些”。但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空气净化器等相关设备的检测并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综合评价仍是空白。
有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空气净化产品的人均拥有率已经超过30%,而国内市场的普及率还不及1%。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各类室内空气净化器在国内市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检测和评判标准,很多企业在宣传中提到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率可达99%,但数据来源却并不统一。
日前,国内第一个设计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评价的标准《空气净化器性能评价要求》正式发布实施,主要针对适用面积、PM2.5洁净空气量、能效评价三方面做出了规定,有助于解决现在对于空气净化器产品检测评价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要求在产品上标明,方便消费者了解。另外,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海尔空调起草制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去除PM2.5功能要求》,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标准的出台或将改变标准缺乏的问题。
记者 叶明思
空调多打“健康”牌
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开始大行其道。近日,各大家电品牌竞相推出具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产品,该类产品无论在功能还是价格方面都称得上是“傲视群雄”,价格相较普通空调普遍高出30%以上。
家住李村的汪小姐正在为刚装修好的婚房挑选家电,在各大卖场她发现,几乎所有的空调都以“空气净化”功能作为卖点,而且很多专用名词也让她感到陌生。“双向换风装置”技术、7重空气净化系统,“HIFD高效净化技术”、空气净滤舱……厂家的各种概念可谓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宣称能消除PM2.5的空调。
据了解,目前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功能已经在空调行业内蔚然成风,格力、长虹、松下等品牌都应时地推出了相关产品。
格力空调“U尊”系列也自称具有去除PM2.5的功能,其室内机内包含除湿器、净化器、加湿器等小配件,通过蓝牙技术连接空调,独立开启净化功能,可以“完全取代空气净化器”;松下的Nanoe-G清新技术空调新品,则以“电晕”方式产生纳米离子,实现吸尘、抑菌、除菌的作用,PM2.5三小时去除率可达99%。
在卖场里,某品牌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汪小姐,自家的产品利用了先进的独家技术,对去除PM2.5绝对有效,而且这也是未来产品的主流。尽管如此,汪小姐仍然心存疑虑,“如何证明有效果呢?厂家会提供检测服务吗?”这个问题显然难住了销售人员,她强调,“效果是肯定有,但检测设备太贵,现在还很难实现”。
目前,市面上一台普通的2P空调售价为三千元左右,而具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价格至少要达到5000元上下,价格最高的挂机甚至达到7000元,这个价格相较普通空调高出30%以上。卖场的销售人员并不讳言这种空调的“曲高和寡”,“因为价格太高,买的人不多,卖场正考虑主推其他型号”。
去除能力受质疑
在肯定空调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专业人士对去除PM2.5的功效纷纷持保留意见。岛城某环保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空调可以去除甲醛确实不假,但如果说能去除PM2.5确实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
国家室内环境和室内环保产品质监中心主任宋广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说,空调如果合理利用高效过滤、静电吸附等技术手段,会具有一定的去除PM2.5的效果,但这些技术实际运用如何,目前还不好说。
据了解,空调去除甲醛和PM2.5所需要的设备和装置有很大差别,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介绍说:“吸收甲醛是化学分解的过程,而PM2.5的颗粒是通过物理处理进行吸附的。”一般说来,空调除甲醛是通过安装专门的模块,利用模块将室内的甲醛成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PM2.5是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含量,去除PM2.5主要依靠静电吸附等技术实现空气净化,这要求过滤器的体积较大,其材质特点是气孔小、密度大,这种过滤设备本身体积较大,并非普通的挂机可以安装,“即使改造之后应用,不仅去除PM2.5的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还会影响空调本身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宋广生表示,消费者即便购买了有去除PM2.5功能的空调,也须经常更换过滤网、吸附装置,否则空调反会成为污染源。他透露,能否去除PM2.5颗粒要看空调内部的结构,关键要看有没有高效过滤网。
目前市场上一些空调安装的“中效过滤网”只能去除PM10,而PM2.5的直径极小,需选用聚丙烯、聚乙烯材质的HEPA滤网,才可以过滤0.1微米直径的细小颗粒,对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即PM2.5)的固体颗粒才有去除效果。因此,专家建议,不管什么样的净化产品,消费者都要看好滤网类型再进行选择。
标准缺失是硬伤
家电专家陆刃波曾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表示,净化型空调在技术上尚不成熟,空调净化空气去除PM2.5的效果有限,他说,“空调的主要功能还是制冷或制热,其他功能都是辅助效果,除尘还是专业的净化器更好一些”。但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空气净化器等相关设备的检测并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综合评价仍是空白。
有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空气净化产品的人均拥有率已经超过30%,而国内市场的普及率还不及1%。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各类室内空气净化器在国内市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检测和评判标准,很多企业在宣传中提到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率可达99%,但数据来源却并不统一。
日前,国内第一个设计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评价的标准《空气净化器性能评价要求》正式发布实施,主要针对适用面积、PM2.5洁净空气量、能效评价三方面做出了规定,有助于解决现在对于空气净化器产品检测评价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要求在产品上标明,方便消费者了解。另外,中国标准化协会联合海尔空调起草制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去除PM2.5功能要求》,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标准的出台或将改变标准缺乏的问题。
记者 叶明思
作者:叶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