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天气转暖,很多市民开始装修房屋。12日,省消协发布装修警示提醒消费者,装修时要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内容,装修后要仔细核对用材的数量和价格。
为装修新房,消费者刘女士选了一家价格相对便宜的公司,预计装修费用2.5万元,并先交了三分之一的费用。可没想到,装修没几天,装修队就不给装修了,就连该装修公司的负责人也找不到了。
消协提示:从事装修业务的正规公司必须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主营和副营项目中必须有装饰工程、家庭装修这类的经营项目,最正规的是装饰工程公司。而设计公司、装潢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偏重广告装潢,消费者需详细了解后再选择。而像街边一些“家装游击队”,无资质、无执照、无固定营业场所,消费者一定要谨慎选择。
2013年7月,消费者李先生装修新房,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装修卫生间时,该装修公司告诉他,卫生间已基本装修完,但需要在地砖表面做一层防水才能使用,这层防水的装修不在总装修费用中,需另交钱。李先生重新翻看合同才发现,合同里的费用只是完成水电线路、铺地板、刮大白等基本装修的费用,并不包括一些细小的费用。像这样需额外支付的费用,在装修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为尽快装修完,他先后支付了近3万元的费用,才完成全部的装修。
消协提示:签订合同前,消费者要先对条款进行审核,合同中是否有对材料、工期、施工安全、验收、违约责任等条款的规定,装修工程量和工期是否合适,付款方式和质保期是否公平等细则要审核清楚。合同中应特别注明结算时以实际发生量为准,谨防施工时出现项目漏算、改变工艺和材料质量等问题,以免造成浪费。并要详细查看预算是否与图纸相符,交付的工程款要由业主亲自交到公司财务,并索要建筑安装专用发票,尽量防止出现他人代收工程款的情况。
2013年11月,消费者陈先生购买了某品牌的壁纸,并由销售方的施工队进行粘贴。一天,他去查看粘贴情况时发现,施工方并没有按照先粘基膜再抹胶的步骤粘贴壁纸,而是直接往墙上抹胶,并且胶还是过期的。
消协提示:消费者要尽量到规模大、信誉高的市场或商店购买,并选择经质检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名优商品。装修时如果是自购材料,少数施工方会通过介绍卖家收取回扣,或通过开大处方、少用多买等方式多买材料,侵占剩余的材料。如果是包工包料,要谨防施工队在用料数量、用料品牌上做文章,一定要索取购买材料的明细表、检验合格证、发票等。
消协提示:装修时,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保修期,消费者可要求装修公司在合同中注明。在装修过程中要关注监理工作,及时清点剩余材料,避免发生偷工减料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结算前一定要对用材的数量和价格进行仔细核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