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潜规则大起底
发布时间:2012-03-15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装修新居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情。而目前家装市场鱼龙混杂,陷阱繁多,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其中,让消费者既费钱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我们谈谈家装市场中常见的陷阱与注意事项,让大家擦亮眼睛,谨防“猫腻”。
潜规则1 虚报低价竞标,后期加价
同样的装修计划,有的公司报价10万元,有的公司报价8万元,作为消费者多数会选择报价低的一家。但是,开价低的公司如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证利润呢?
业内人士陈先生透露,装修公司会从报价合同中做手脚,利用业主对装修行业不了解、看不懂报价单的特点,故意低标成品尺寸、面积、用料,或故意漏报,压低成本,赢得竞标。在施工过程中才告诉业主,需要加价才能达到业主预期的效果,或者通过引导,让业主主动加价。最终,可能报价8万的公司最终花了12万,而报价10万的公司却能在原报价内完成工程。
大型、正规的家装公司,在合同中往往会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如5%),因此竞标时开出的价格接近“一口价”。而小型或非正规家装公司,往往通过模糊报价、低价切入的方法取得竞标,装修人员自己心中也“没底”,往往成为这类纠纷的高发区。
拆招
资质比价格更重要
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切勿一味贪图便宜,要了解低价公司的利润空间在哪里,是否有能力在报价范围内完成工程。消费者要留意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应清楚表达每个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单价以及工艺标准。
比方说,不能笼统用“管线多少钱一米”来概括详细项目,还需要说明每根管里穿多少线、是几个平方米数的线、包铜芯还是铝芯、产地等等。在签订合同时,要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在装修过程中,防止装修公司的有意引导,变相加价。
潜规则2 降低材料成本,以次充好
装修公司用低价材料代替计划中的高质量材料,来降低成本。这些低价材料的质量、环保指数都达不到要求,后患无穷。劣质材料是怎样进场的呢?
“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家装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陈先生表示,一些装修公司会在合同文字上设圈套。这种“相同材料”可有多种解释,是同质量的同品牌的还是同价格的,条款均没有写明,弄假空间非常大。
“墙面立邦漆50元/平方米”,就很容易产生纠纷,因为“立邦”只是一种油漆品牌,它有多种系列产品,每种油漆的价格都有差异。
即使在合同上和报价单上写得很清楚,该用什么材质、什么规格、什么等级的产品,但一些抱有侥幸心态的装修公司或工头总会铤而走险。或者先进一批真货让消费者验收,趁业主不在场时运进假货;或用“假漆真罐”的方式,以次充好、以假换真,如果业主不细心、不关心、对装修材料没有足够了解的话,劣质材料就这样偷偷进场了。
拆招
装修合同要看清楚
对于消费者,首先应核实清楚材料的材质、规格和等级,并落实到纸面上,作为合同的附件出现,避免模糊合同,发生纠纷时无据可依。在材料进场的时候,最好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监理到场一起验收。
但是,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最重要的还是选择有信誉、正规的家装公司,大型家装公司拥有面向厂家的直接渠道,产品质量、技术支持均有保障。
【责任编辑 :科丽】
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陶城网/陶城报资讯网/陶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陶城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陶城网"。本网有权对违反者依法追究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本着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④ 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