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亚太区运营利润率32%,美洲21%,欧洲1.9%,毛利高不仅由售价高决定,也可能是人工成本等原因。至于定价和利润关系,除供需关系外,还取决于存货周转,据我观察,中国星巴克的翻台率远低于美国,很多人一泡就是几小时,可能也是价格高的原因。”
IBM全球商业服务部大中华区企业转型咨询总监陈果率先在微博上提出质疑,直指星巴克暴利一说提出者“缺乏财务学常识”。
随后,陈果再以经济学原理进行反驳,直言星巴克定价是有专业的零售业ProfitOptimization软件计算的,按照定价策略,测算单品的价格弹性。“我支持经济学定价原理。”陈果如是向记者表示。“咖啡行业,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现在的利润空间并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多。”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齐鸣向记者表示“在美国星巴克,外带的比例高达86%,意味着有将近九成的人对它的装修、对它的体量没有太多要求,基本上不会占用城市空间。而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甚至是接近七八成的消费人群会在店内坐几个小时,它消费的不只是咖啡,还包括房租、服务、沙发、背景音乐、整个空间……消费的整个综合资源的量要大得多,咖啡消费却只是整个消费过程中很小的比例。这种背景下,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定价呢?”
以上内容来自:烟台晚报
[责任编辑:yf001]
Tags: